苏东坡效应

宋代诗人苏东坡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人们对“自我”这个犹如自己手中的东西,往往难以正确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讲,认识“自我”比认识客观现实往往要更为困难。社会心理学家将人们这种难以正确认识“自我”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苏东坡效应”。

效应体现的自我意识

自我,是伴随着个体的社会化产生的,自我的形成与发展又推动着个体的社会化。每个个体都有独特的自我。个体的自我,就它的最广的含义说,是一切个体能够叫做“我的”之总和。它不但包括个体的躯体、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而且包括所有与个体有关的存在物,如个体的双亲,配偶,子女,亲戚、朋友,个体的成就,名誉、财产和权力等。这一切使个体对自身的存在产生满足或不满足的体验。狭义的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心理活动感知与控制的脑的机能活动。自我是个体心理的特殊形式,是人脑对个体自身以及对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能动反应。就自我的成分而言,自我可相对区分为三个互相关联的部分,即:物质的自我(个体对自己的躯体和外部世界中属于他的那一部分的反映、社会的自我(个体自己被他人或群体所关注的反映,是个体自我的中心部分),精神的自我(个体能够感知与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过程、状态、特征,这是个体自我的核心之所在)。总而言之,自我是个体反映自身及其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脑的机能活动。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个体的活动离不开自我,自我客观地存在于个体的活动中。自我对于个体的活动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因为个体的自我作为个体活动的觉察者,调节者与发动者,它可以使个体的活动具有独特性、一致性与共同性。不同的自我优势,会引起相应的自我评价与自我追求,进而去寻找理想的自我实现。所有的自我行动,都是自我的外现,其意义在于保持个体的心理平衡,使个体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和谐。从角色扮演这个角度看,角色的本身虽然决定着这一角色扮演者个体的共同轮廓,但是它不能决定每个角色扮演者的个体活动和行为。因为每个角色扮演者的个体行为活动,都取决于个人掌握角色和使其内化的程度,而内化的过程之本身又受到角色扮演者个人一系列的自我认识,自我态度,自我心理特点的影响。 “谁象命运似的推着我向前走呢?——那是我自己”,诗人泰戈尔曾经这样说过。完全可以这样说:同样一种角色的扮演者,其扮演的水平和质量因人而异,甚至有的呈现高低、上下的迥然不同,究其原因,都可以追溯到“自我”这两个字上来。

对自我的认识,如同观察所有事物的方法一样,自然不妨近些,再近些。潜入海底,可证龙宫之虚;登上月球,更信玉兔之无。倘远远一瞟,雾里观花,隔岸看戏,就很难认清真面目。然而近观,也并非一味地越近越好。对此,有人比喻道,犹如看画,从一定的距离与角度看去,齐白石的虾趣图真是形似而神似,栩栩如生。但是,倘过于贴近去看,又只盯住一处,满眼不过几个墨团,便无甚意趣了。看画如此,看人亦然。鲁迅先生说人是怎样的美人,倘用放大镜照她搽粉的臂膊,也会只看见皮肤的褶皱及褶皱中的粉和泥的黑白画。名作与美人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平常的作品与普通的人们了。对自我的认识,也很有这种太远了不行,太近了又不行的境况。

 

启示1:最大的劣势是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

一个人的最大劣势是什么?有的人可能觉得是出身不好,有的人可能认为是家庭贫穷,有的人可能认为是没有高学历,还有的人可能认为是没有出众的相貌……不错,这些都是一个人在当代社会竞争中的劣势,不过他们既然已成客观事实,我们只能先接受它们。若想彻底改变它们,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唯有客观地认识自己,认清自己的优势,激发进取的信心,从而不断改变这些不良的现状。

启示2:通过别人来充分认识自己

"认识自我"一直是萦绕在人们心头的一个难题。中国有句成语叫"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古希腊戴尔波伊神托所的入口处矗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认识你自己"五个醒目大字,这都充分表明认识自己是多么重要。然而认识自我并非单纯靠自己,有时候借助别人来认识自己,往往更为客观、公正。

启示3:最好的听众是自己,请与之"对话"

想要认识自己,就要与自己良好地"对话"。这种对话是在内心深处的拷问和反省,是正与邪的相互抗争,也是自己思想斗争的根本形式。通过"对话"分辨是非,从而不断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