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甘蒲、醮石。化上黄粉名蒲黄。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乳痈。用香蒲草根捣烂贴患处,同时煎汁边根服下。 热毒下痢。用香蒲根二两、粟米二合,小煎服。一天服二次。 舌胀满口。用蒲黄频搽,或用蒲黄、干姜末,等分干搽,都有速效。 吐血唾血。用蒲黄末二两,每日以温酒或冷水送服三钱。 小便出血。用蒲黄末...
释名 石革、石皮、石兰。 气味 苦、平、无毒。 主治 小便淋痛。用石韦、滑石,等分为末,每取一小撮,水送服。 便前有血。用石韦研为末,以茄子枝煎汤送服二钱。 气热咳嗽。用石韦、槟榔,等分为末,每服二钱,姜汤送下。 崩中漏下。用石韦研为末,每服三钱,温酒送下。...
释名 离娄、掘据、白色者名草闾茹。 气味 (根)辛、寒、有小毒。 主治 痈疽肿痛。用闾茹一两,研为末,每服一匙,温水送下。 疥疮。用闾茹研为末,加轻粉、香油调匀敷涂。 伤寒咽痛(毒气上攻发肿)。用指甲大小的闾茹一块,放口中嚼汁咽下。...
释名 土萆解、刺猪苓、山猪粪、草禹余粮、仙遗粮、冷饭团、硬饭、山地栗。 气味 (根)甘、淡、平、无毒。 主治 梅毒。用土茯苓四两、皂角子七个,煎水代茶饮。 骨挛痈漏(筋骨疼痛,溃烂成痈,积年累月,终身成为废疾)。用土茯苓一两,有热加黄苓、黄连,气虚加四君子汤,血虚加四物汤,煎水代茶饮。又方:用土茯苓...
释名 蜀漆是常山的苗,功用是相同。 气味 辛、平、有毒。 主治 截疟: 截疟诸汤:用常山三两、浆水三升,泡一夜,煎取一升。发病前一次服完,能吐为好。又方:用常山一两秫米一百粒,加水六升,煮成三升,分三次服(先一夜、未发时、临发时各一次)。又方:常山(酒煮后晒干)、知母、贝母草果各一钱半,加水一杯,煎...
释名 黄踯躅、黄杜鹃、羊不食草、闹羊花、惊羊花,老虎花、玉枝。 气味 (花)辛、温、有大毒。 主治 风痰注痛。用羊踯躅花、天南星,一起生捣作饼,蒸四、五遍,以衡布袋收存。用时取焙为末,加蒸饼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温酒送下。腰脚骨痛,空心服;手臂痛,饭反服。 风湿痹痛(手足身体收摄不遂,肢节疼...
释名 菟缕、菟、菟芦丘、赤纲、玉女唐蒙、火焰草、野狐丝、金线草。 气味 (子)辛、甘平、无毒。 主治 消渴不止。用菟丝子煎汁随意饮服,以止为度。 白浊遗精(思虑太过,心肾虚损,真阳不固,渐有遗沥,小便白浊,梦中泄精)。用菟丝子五两、白茯苓三两、石莲肉二两,共研为末,加酒、糊酒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
释名 奎、西国草、毕楞伽、大麦莓、插田包、乌包子。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益肾脏,治阳痿,缩小便,补肚明目(叶亦有明目作用) 附方 覆盆子的补益作用与桑椹相同。...
释名 金银藤、鸳鸯藤、鹭鸶藤,老翁须、左缠藤、金钗股、通灵草、蜜桶藤、金银花。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痔瘘。用忍冬全草(或根、茎、花、叶皆可)不拘多少,泡酒中,煨一夜,取出晒干,加甘草少许,共研为末,用泡药的酒调面和药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百丸,开水或酒送下。此方名“忍冬丸”。 一切肿...
释名 水泻、鹄泻、及泻、渝、芒芋、禹孙。 气味 (根)甘、寒、无毒。 主治 水湿肿胀。用白术、泽泻各一两,共三工业区末,或做成丸子。每服三钱,茯苓汤送下。 暑天吐泻(头晕,渴饮,小便不利)。用泽泻、白术,白茯苓各三钱,加水一碗、姜五片、类灯心十根,煎至八成,温服。 附方 泽泻叶治风疾、难产,乳汁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