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亦名红花、黄蓝。 气味 (花)辛、温、无毒。 主治 风疾兼腹内血气痛。用红花一两,分为四份。先取一份以酒一升,煎成一杯半,一次服下。不止,再服。 一切肿疾。用红花熟捣取汁服。 喉痹壅塞。用药花捣烂,取汁一小升服下,病愈为止。冬月无花,可用干花浸湿压汁煎服。 胎死腹中,或胎衣不下。用红花煮酒服。...
释名 夕句、乃东、燕面、铁色草。 气味 (茎、叶)苦、辛、寒、无毒。 主治 肝虚目痛(冷泪不止,羞明畏日)。用夏枯草半两、香附子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茶汤调下。 赤白带下。夏枯草开花时,采来阴干,研为末。每服二钱,饭前服,米汤送下。 血崩。用夏枯草研为末,每服一小匙,米汤调下。 产后血晕,心气欲...
释名 根名碎骨子。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叶)去烦热,利小便,消心。(根)堕胎、催生。...
释名 亦名芩鸡舌草、碧竹草、竹鸡草、竹叶菜、淡竹叶、耳环草、碧蝉花、蓝姑草。 主治 小便不通。用鸭跖草一两、车前草一两,共捣出汁,加蜜少许,空心服。 赤白痢。用鸭跖草煎汤每日服。 喉痹。用鸭跖草汁点喉。 痔疮肿痛。用鸭跖草、碧蝉儿花一起,搓软敷贴患处。...
释名 鸡苏、香苏、龙脑薄荷、芥苴。 气味 (茎、叶)辛、微温、无毒。 主治 漏血促使煞费苦心,用水苏煮汁一升服。 吐血、下血。用水苏茎叶,煎汁服。 吐血咳嗽。用水苏焙干研细,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鼻血不止。用水苏五合,香豉二俣,同捣烂,搓成小团,如枣核在、塞鼻孔中,鼻血即止。又方:水苏二两,防风一两...
释名 亦名芭蕉、夭苴、芭苴。 气味 甘、大寒、无毒。 主治 一切肿毒。用芭蕉根捣烂涂患处。 流动性红色风疹。治方同上。 风火牙痛及虫牙痛。用芭蕉根取汁一碗,煎热含漱。 消渴,骨节烦热。用芭蕉根捣汁,随时饮一、二合。 血淋涩痛。用芭蕉根、旱莲草等分,水煎服。一天服两次。 肿毒初发。用芭蕉叶烧存性,研末...
气味 (茎、叶)苦、平、微寒、无毒。 主治 大热黄疸。用茵陈切细煮汤服。生食亦可,亦治伤寒头痛、风热痒疟,利小便。此方名“茵陈羹”。 遍身风痒。用茵陈煮浓汤洗浴即愈。 疬疡风病(按:此病是身上出现斑块,白色成片)。用茵陈蒿两把,加水一斗五程式,煮成七升,先以皂荚汤洗,再以茵陈汤洗。隔一天洗一次。 风...
释名 紫苏、赤苏、桂荏。 气味 (茎、叶)辛、温、无毒。 主治 伤寒气喘。用紫苏一把加水三升煮成一升,慢慢饮用。 劳复食复。用紫苏叶煮汁二升饮下。亦可加生姜、豆豉同煮。 霍乱用满。用能吐,用生紫苏捣成汁服,或用干紫苏煮汁服亦可。 九伤出血不止。用嫩紫苏叶加桑叶一起,捣烂敷贴伤处。 跌伤出血。用紫苏捣...
释名 亦名赦。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防痘入目。用燕脂、蛤粉,共研为末。嚼汁点小儿眼内。 痘疮倒陷。用干燕脂三钱、胡桃(烧存性)一个,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胡荽煎酒送下。服两次即可见效。 漏疮肿痛。用猪胆七个、燕脂子十个,洗水和匀,搽患处,几次即愈。...
释名 亦名胡、常思、苍耳、卷耳、爵耳、猪耳、耳、地葵、、羊负来、道人头、进贤菜、喝起草、野茄、缣丝草。 气味 (实)甘、温、有小毒。(茎、叶)苦、辛、微寒、有小毒。 主治 久疟不愈。用苍耳子或根、茎,焙过,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酒送下。一天服二次。用生苍耳捣汁服亦可。 大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