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 1953年 (距今72年) | ||||
干支 | 癸巳 | ||||
属相 | 蛇 | ||||
年代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
<<< 1952年 |
1954年 >>> |
||||
1953年大事件 | |||||
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五计划开始实行。 1月13日苏联的《真理报》发表文章指责以犹太人为主的著名医生,阴谋毒杀前苏联的政治和军事领导人,医生案件爆发。 1月14日铁托开始担任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总统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 1月25日英国利物浦邮轮[哪个/哪些?]大火。 1月28日远东第一公路长桥西螺大桥,举行通车典礼。 2月10日穆罕默德·纳吉布出任埃及总统 。 2月21日弗朗西斯·克里克和詹姆斯·华生在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发现去氧核糖核酸双股螺旋结构。 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公布施行。 3月26日美国医学家约纳斯·沙克宣布针对小儿麻痹症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在临床试验获得成功。 3月31日瑞典人达格·哈马舍尔德当选联合国秘书长。 4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发出《关于劝阻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不允许城市随便到农村招工。 4月25日美国生物学家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在论文中提出去氧核糖核酸的双螺旋结构。 5月2日伊拉克国王费萨尔二世加冕。 5月4日美国作家海明威以作品《老人与海》获普利策奖。 5月18日杰奎琳·考克伦成为第一位驾驶飞机速度超过音障的妇女。 5月24日立体电影出现[可疑]。 5月29日纽西兰登山家艾德蒙·希拉里和尼泊尔登山家丹增诺盖成为首批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的团队。 6月2日在英国国王乔治六世逝世后,推定继承人伊丽莎白二世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举行加冕礼。 6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关于海军交货和关于在建造军舰方面给与中国以技术援助的协定》。 6月13日纳吉出任匈牙利总理。 6月16日民主德国政府宣布取消对抗议行为的禁令,东柏林工人为获得此权利而欢呼。 6月17日冷战对东德经济的压力造成东柏林发生暴乱,被苏联驻军与东德人民警察镇压。 6月18日埃及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埃及共和国,纳吉布就任第一任埃及总统。 6月19日在东德六一七事件中被绑架的民主德国副总理奥托·努舍克回到苏占区。 6月19日美国共产主义者罗森堡夫妇因遭指控为苏联从事间谍活动被执行电椅死刑,是冷战期间仅有的两名因间谍罪遭处决的美国公民。 6月25日日本九州发生罕见暴雨,造成759人死亡,2,775人受伤。 6月26日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内务部长贝利亚因“反党和反国家”罪行被苏共中央清除出党并解除政府职务。 7月1日中国巨型露天煤矿“阜新海州矿”正式投产。 7月7日切·格瓦拉开始展开其经过玻利维亚、秘鲁、厄瓜多尔、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的旅程。 7月10日苏联内务部长贝利亚被解职。 7月26日卡斯特罗和他的弟弟劳尔率领起义者袭击蒙卡达兵营,古巴革命爆发。 7月27日朝鲜战争参战方签署《朝鲜停战协定》,在三八线附近设立分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的非军事区。 7月27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开设驻香港总领事馆及驻土耳其伊兹密尔领事馆。 7月30日英国和利比亚缔结同盟条约。 7月31日彭德怀被授予“朝鲜英雄”称号。 8月14日苏联宣布拥有氢弹,这是世界上第一颗武器化氢弹。 8月19日英国和美国情报机构策划政变推翻伊朗首相穆罕默德·摩萨台,伊朗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重新恢复君主制度。 8月25日中国过渡时期总路线正式公布。 8月27日电影《罗马假日》公映。 8月28日日本首间电视台日本电视台首次播放电视节目。 9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成立于哈尔滨。 9月3日赫鲁晓夫任苏联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 9月7日赫鲁晓夫正式就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 9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于其国内或外地发生的一系列反对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倡导实行自由、民主、人权、宪政的持续性政治运动,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运动。 9月30日汉森任丹麦首相。 10月15日中国北京“苏联展览馆”工程动工。苏联展览馆即后来的北京展览馆。 10月22日寮法国保护国(法属老挝)宣布从法国独立,国号为寮王国。 11月9日柬埔寨王国脱离法国统治宣告独立,成为一个由国王诺罗敦·西哈努克领导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11月21日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专家宣布皮尔当人是一场骗局。 11月29日法国伞兵部队在老挝边境着陆。 12月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试图朝鲜实现停战的804号决议。 12月3日冷冻精子进行人工授精首获成功。 12月6日俄罗斯裔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经过5年完成其争议小说《萝莉塔》。 12月18日一支国际考古队在尼罗河畔挖掘出凯尔奈克神庙的遗迹。 12月24日香港九龙石硖尾木屋区发生大火,5万多人无家可归。此事件促成香港公共房屋政策的发展。 |